作者:尚睿德创 来源:卖模板网 日期:2018/10/17 12:05:52 人气:523
文 / Witty湉
《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》是一本颇受争议的书,有人把它捧上神坛,说只需看这一本书就能够掌握高效读书的秘诀,也有人对它嗤之以鼻,觉得这本书什么也没说。
豆瓣对此书的评价也呈两极化据我观察,吹捧这本书的人,或是读书初级入门者,或是读书笔记重度爱好者,而贬低这本书的人,大多是高阶阅读达人,他们在这本书里得不到新鲜的知识,另一部分是厌恶功利性阅读的人,因为他们认为,如果读书只是为了记笔记,只为了实用,就太无趣了。
近几年,“知识付费”搞得全民焦虑,人人都开始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。可是,心里想读书是一回事,读不懂、读太慢、读了就忘又是另一回事。越焦虑就越着急,于是便催生了一大批关于高效阅读和快速阅读的读书技巧,既有出来卖书的,也有出来讲课的,反正赚的是你焦虑的钱。
久而久之,人们也疲惫了,开始讨厌高效阅读、快速阅读的技巧。一看见类似的字眼,就加以抵制。《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》就落入这样的境地,不那么受人待见。
但是我以为,这种抵制不应该针对阅读,而应该针对心态,我们不应该提倡快餐式的速成阅读,而应该提倡踏踏实实的用心阅读,这本书的作者对待阅读,正是这样一种用心的状态。
总的来说,《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》真的很简单,它的核心就两个字:“倒逼”!
就像互联网快速发展,倒逼传统企业不得不转型;民营企业风生水起,倒逼国企不得不改革;《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》讲的就是通过笔记大法,倒逼你必须更加有效地阅读。
为什么很多人读书效率不高,读完什么都记不住呢?因为他们没有逼自己一把。他们读书的姿势太舒服,从坐着到躺着,从沙发到床上,看着看着就睡着了。
姿势不对是很多人读书效率不高的真实原因,真的不是你读书方法不对,也不是你读的书太高深,就是因为你让自己太舒服了,只是用眼睛去看书,但是没有用脑子去思考。
“我们都经历过小学阶段,知道写汉字要经过反复练习才能熟能生巧,同一道计算题要做几百遍才能记住算法。但是我们长大后,却再也做不到这样刻苦了。”
道理简单,就是坚持太难。真的没什么捷径,就是思考、练习,反复思考,反复练习。
除此之外,再加上以思想输出为前提,可以倒逼提升读书的质量。最近一期《圆桌派》里,史航说他现在学习知识的主要方法就是在微博上跟人吵架,别人说鲁迅不好,史航就去查资料,有理有据地驳倒对方的观点。一来二去,学到了不少知识。
除了吵架,如果能亲手写文章,好处就更多了。因为你只有在写文章时,才会去整理散乱的思维,查阅资料,最后把你看过的书和资料建立起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。这个过程虽然很费功夫,但是收获会很大。
用脑思考+输出倒逼输入,是这本书最重要的精神,至于有些读者纠结是不是一定要做笔记的问题,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决定。不过,我跟作者一样,是一个坚定的“读书笔记党”。
此文读至此处,去践行这些简单的道理,也就够了。当然,如果你还想再多知道一些关于读书笔记的方法,可以继续往下阅读。
作者把整个与读书有关的过程分为五步:选书、购书、读书、记录、活用。然后通过一本笔记本来囊括所有与读书有关的信息,这叫做“一元化”笔记本,旨在把所有信息集中在一起,可以随时存储,随时查找。
选书+购书
为了更好地决定我们到底该读什么书,作者建议在笔记本上专门开辟一块“随想笔记”,记下平时跟书有关的一切想法。
比如,今天我看了一集关于海洋的纪录片后,特别想了解关于海洋的知识,那么就把这个想法记在“随想笔记”里。然后在网上搜索相关的书到底有哪些,其中哪几本是评价比较高值得一读的。有时候也不必那么谨慎,有兴趣的书就翻开试试,没准会有意外的收获,这大约是读书过程中最美的时刻。
如何选书,主要有四种来源。第一种也是最常见的一种,就是看书评和书单,尤其是兴趣相投的写作者推荐的书。第二,主动搜索当下感兴趣的领域,或者工作和学业上需要了解的领域,这种选书目的性很强,也很实用。第三,在平时随意浏览信息时,突然被某些内容触动,触发了阅读的欲望,这些书往往会令我们大开眼界。第四,喜欢的书中提到的书,可作为延伸阅读,这种选书方式很靠谱,很难遇到不喜欢的书。
选好书的下一步就是买书。
买书时最好不要受商家促销的诱惑,为了满减而买自己并不想看的书。这种亏我吃了很多次,往往买回来的书,封皮都还没撕。我现在的购书习惯是一本一本的买,想看什么买什么,不囤书。
除了各大电商和Kindle外,在此安利一个读书APP——网易蜗牛读书,这上面的书很多,而且每天可以免费阅读一个小时,所以喜欢的书完全不用考虑价格,可以直接开始阅读,大大减少了我们挑书、比价的过程,就好像我们的手机里存着一个图书馆一样,墙裂推荐。
读书+记录
作者提倡把读书和记录分开,读书时就一直往下读,遇到好的地方,做个折页或者添加书签。读了一部分之后,再重新回头看当初折页和加书签的地方,如果还觉得这部分内容有做笔记的必要,可以先划线标记,最后才是开始做笔记。
做笔记需要包括两部分,一是摘抄,二是评论。
摘抄只抄写自己觉得有价值的段落,在书中筛选出关键句,找到最能代表你这一次阅读体验的句子。然后在摘抄的后面,加上自己对这段话的评论。
刚开始可能你会写“这一段很不错”这样简单的句子,这都没关系,经过练习之后,你就能写出这一段究竟好在哪里,自己还有什么新的想法,或者不同的意见。这些由书本激发出的你自己的想法,才是最值得记录的。因为你所做的一切,都是为了保存好读书过程中获得的思考,防止与好点子失之交臂。
摘抄+评论的笔记法,可以帮助我们深刻吸收书的内容,并且磨炼更好的原创思考。这些笔记单是作为思想的仓库,都值得我们坚持下去。
不管我们如何走向电子化,我还是喜欢用纸和笔来做笔记,通过更加费时和费力的书写,加深书本在我脑中留下的印象,刺激我进行独立的发散的思考,这是非常宝贵的经历。
活用
最后一步活用,作者更加提倡通过写书评来倒逼我们把读书笔记重新阅读和整理,形成一篇有体系的文章。这是一个要求高强度主动思考的过程,它会让书中的内容从纸上飞入你的脑中,最终变成你自己的思维。
如果你不信的话,可以亲自试一试。
每每读完一本好书,我都有强烈的想要表达的欲望,但总是思绪杂乱,不知该如何表达。后来通过写笔记,才锻炼出输出的能力。这是一个训练的过程,你不必读每一本书都做这么复杂的功课,但一定需要精读几本书,用脑思考,用输出倒逼输入,才能使你在读书这条路上走得更远,才会在书中吸收更多知识和思想,最后内化成为你精神的一部分。
只有付出精力和时间,才能得到更多回报。
最后,除了读书,天下无处不是书,生活中的一草一木一花一鸟,都值得我们像对书这般,用心对待。
始发于简书:Witty湉